来源: 发布时间:2016-01-14 10:51:59
七、底足粘脏底足粘脏是指制品的底足粘有其它杂质而变色。
①装坯时,匣钵底部未垫Al2O3粉或垫得太少;所用Al2O3粉内混有某种杂质而粘于制品的底足;用垫饼装坯时,垫饼太湿或垫饼之下烧粉含水分太多,烧成后生成红色物质。
②匣钵未涂涂料,涂层太薄或脱落;匣钵上的铁点粘染于制品底足,烧成后铁质熔化沾染,底足被着成红色。
③坯泥原料和匣钵中含铁等着色氧化物,在高温下为γ—Al2O3所收集,被制品无釉的底足吸收,使底足着成黄色。
④烧成泠却初期的高温阶段冷却速度过慢,已经还原的低价铁又重新被氧化成高价铁,使底足呈黄色。
八、疙瘩与泥渣疙瘩是指釉下坯体凸起的瘤状实心体。而泥渣则是指尚未清除的泥屑、釉渣残留于坯体造成的缺陷。
①在石膏模制造过程中,因膏水比、搅拌、脱气、注模速度等方面控制不好,使石膏模的工作面产生较大气孔;或在石膏模干燥、运输过程中损伤模型工作面,使其成形的坯体表面产生疙瘩。
②原料与成形车间未做好卫生工作,有较干泥料颗粒混入坯料面造成疙瘩。
③因成形、修坯、施釉、挖底、取釉、装坯等工序操作不慎,将泥屑或带釉残渣粘附于坯体表面,又未及时清除干净即流入烧成,而造成制品泥渣缺陷。
九、缺泥与磕碰缺泥是指坯体残缺现象。而磕碰则是指制品被冲击或残缺。
①制品造型设计不合理,口部过薄;底足较薄、过深,弧度不当。
②坯料可塑与结合性差,成形困难,坯体干燥强度低。
③成形时用了破旧模型;投泥不足、不正,后又添补泥料;坯体口沿余泥未截平整;成形压力不够;石膏模过干、工作面局部凸起;成形底面积特别大的坯体时所用泥饼未经预压,使成形后的坯体残缺。
④在半成品加工、运输过程中造成坯体残缺或碰损,又未进行必要的修补;坯体素烧温度过低或取放不当,使素坯残缺;装坯检查不严,带有残缺之坯体进入烧成,均会导致缺坯。
⑤从本烧出窑起均可能发生制品磕碰,主要由于开窑、搬运、彩饰、检验、包装等工序操作失误所致。
十、起泡起泡分坯泡与釉泡两种。坯泡是指釉下坯体凸起的空心泡。而釉泡则是指釉表面的小泡。
1、坯泡
①坯料中碳酸盐、硫酸盐、碳素、有机物等杂质含量过多。
②可塑坯料陈腐与捏练不充分,内夹有空气泡或混有块状杂质;注浆成形时,注浆速度过快;泥浆的电解质用量不当;剧烈地搅拌泥浆;泥浆存放过久或落入杂质,致使泥浆中窝藏有空气泡带入坯体;成形时石膏模太干、太热。
③烧成时因氧化不足产生氧化泡,主要原因有:坯体入窑水分过高;装窑密度过大;窑内温差大;氧化气氛不足或波动、不稳定;氧化阶段升温过急,中火保温不充分;还原阶段开始过早,使坯体各组分氧化分解反应不充分,水蒸气、CO2、SO2等气体未能充分排出,当釉熔融,封闭坯体气孔以后,气体还继续向外排出而呈现凸泡。
④烧成时因还原不足产生还原泡,主要原因有:氧化结束时温度过高,还原阶段开始过迟,或操作时不能保持还原气氛,升温过快,窑内温差过大使局部区域还原严重不足,致使硫酸盐和高价铁的分解温度提高,产生的气体无法逸出而形成气泡。表现为胎体断面粗糙、透明度差,气泡断面呈淡黄色。
⑤烧成时因过烧产生过火泡,主要原因有:烧成温度过高或窑内局部温度过高,超过坯体烧结温度范围,使坯体膨胀起泡。
2、釉泡
①釉料中高温分解物含量高;釉料始熔温度偏低,玻化过早;釉熔体粘度太高或表面张力过大,对釉层内气体逸散起阻滞作用。
②釉浆过细、过稠;存放过久,有机物腐烂发酵;杂质混入。
③施釉时坯体过干、过热,不但使釉料未能被坯体均匀吸收,同时还易封闭住气孔,使釉中水蒸气无法外逸而形成釉泡。釉浆搅拌不均匀,颗粒沉淀,表面水分多;湿坯施釉;两次施釉之间的时间相隔太久;釉坯存放时间过长等均容易产生釉泡。
④素烧温度低;使用含硫量过多的燃料;坯体入窑水分过高,窑内水蒸气过多;氧化不足或还原过早,使分解产物和沉积的碳素在釉玻化之前未能全部分解逸出,窝藏在釉层中;还原阶段,还原气氛过浓,还原时间过长,造成碳素沉积,在釉熔化后碳素继续燃烧,所生成的气体被釉液包裹,遂成釉泡。
⑤烧成温度偏低,釉的高温粘度大或釉层级过厚,气泡不易排除而滞留在釉层中;烧成温度过高,溶解在釉中的气体又被放出形成新的气泡。
⑥因坯体内可溶性盐类在干燥过程中随水分扩散蒸发,而聚集在坯体的口部边沿或棱角处,降低了这些部位的软化温度,在烧成过程中,这些部位的受热面积较大,较早地玻化,气体不易逸出而形成一连串小釉泡,俗称“水泡边”。
上一篇:分墙地砖缺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