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31 16:53:00
各位专家和收藏爱好者参观品鉴何朝宗作品。
□本报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李宏图 王双季 许华森 文/图
10月26日至30日,2017中国收藏家协会特邀顾问座谈会暨“收藏德化”系列活动在德化举行。其中,10件明代瓷圣何朝宗作品的首次集中展示,以及“德化窑”各历史时期15件名家瓷雕作品展,在“中国瓷都”引发震动。
专家认为,一代瓷圣的“回归”,对提升德化白瓷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促进当代德化陶瓷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拿出富有时代精神的创新,激活收藏市场,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都会发挥明显的正能量。
何朝宗从明代“走来”
在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展厅,一尊47厘米高的“渡海观音”(右图)吸引了无数目光。它线条流畅,衣纹自然飘逸,通体温润如玉,好似一位高雅的“东方女神”,令人叹为观止。这尊何朝宗的作品,是收藏者孙义鑫2014年在北京以333万元拍得。
作为明代陶瓷艺术家,何朝宗生于德化,一生以瓷雕为业,其创作的观音等宗教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尤其他的观音瓷雕,眉目间有一种慈祥而神秘的意味,堪与《蒙娜丽莎》媲美。
“他的艺术是世界级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德化县收藏协会会长陈明良说,自己收藏的3000多件陶瓷艺术精品中,何朝宗作品只有三件,但却是最得意的藏品。据他介绍,目前全世界只有100多件何朝宗款作品,而且大部分被美国、英国、丹麦等多个国家博物馆收藏,此次在德化展出的10件作品,是泉州本土收藏家几经波折从国外拍卖行或其他收藏家手中回购的。
“在国外,很多博物馆都以有何朝宗的作品为荣,甚至当作镇馆之宝。”陈明良说,但国内对德化瓷的认识还不到位,拍卖市场上的价格还远未能体现德化古陶瓷的地位。
“何朝宗的作品难得一见,此次同时展示10件,令中国收藏艺术界大开眼界。”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说。
“何是德化陶瓷千年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高峰。”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说,除了何朝宗的10件作品,本次展览还呈现了林希宗、苏学金、许友义等历代德化陶瓷名家的作品,他们一起代表着德化陶瓷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中国收藏艺术的一件盛事,对于认识和收藏德化瓷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白”向创新出发
活动期间,中国收藏家协会领衔的40余名陶瓷收藏界权威人士,与德化陶瓷艺术大师及收藏爱好者进行了多场沟通交流。
“古代陶瓷艺术精品,给了我无尽的创作灵感。”陈明良说,何朝宗作品的拍卖价,反映出大家对德化窑“中国白”了解还不够深入。他希望能有更多陶瓷爱好者和收藏界人士了解德化陶瓷文化、历史和艺术,进一步提升德化陶瓷的收藏价值。
“谈及收藏,有些人总有一种‘厚古薄今’的思想。”罗伯健表示,随着当代收藏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应当从根本上转变收藏观念,不仅藏古,更要藏今。
“何氏作品的集中展示,有利于重新构建对德化白瓷的审美规范,激活收藏市场。收藏界要走出历史,将收藏眼光和视界放在当代,收藏当代作品要从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来衡量作品,具备这三点就具有收藏价值。”他说。
“四百多年来,何派作品一直主导德化陶瓷艺术发展,形成清晰的传承史。”罗伯健进一步表示,德化白瓷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有鲜明民族特色,何朝宗等历代大师的价值就在于此。
200多亿元规模的德化陶瓷产业,如何跃上新台阶?他认为,如今德化陶瓷艺术家们不仅要传承技艺,更要酿造出德化窑的文化,亦即神韵。而途径,唯有创新,要让“中国白”在传承创新中再出发。
“这次何朝宗作品的回归展出,对德化政企各界都产生了很大的触动,这不仅是对德化陶瓷文化、历史和艺术的高度肯定,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德化将以此为契机,站在新时代的平台上,努力打响‘世界瓷都’品牌。”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