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建日报 发布时间:2018-02-08 14:24:07
近日,“百将翰墨·精忠报国”百位将军书法暨德化瓷艺大师作品展在北京举行,这是继去年8月份国博德化白瓷展之后的又一次瓷艺展览,展出的岳飞、戚继光、郑成功、左宗棠、邓世昌陶瓷雕像,均出自当代德化瓷艺大师之手,代表了当代德化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
通过这些展品可以看出,德化陶瓷文化产业在创新中加快转型,整体上展现出新的面貌。
“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尽快突破制约瓶颈,做精设计环节,注入文化元素,突出创意设计,加快打造陶瓷产业升级版。”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说,随着国际 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成本快速上涨等要素制约,德化陶瓷产业面临诸多挑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近年来,德化县深入实施政策、文化、设计、科技、 市场“五个引领”,德化瓷艺大师纷纷在设计理念、材质、工艺上进行创新,提升品牌价值,让传统产业迸发新的活力。
大元陶瓷运用传统跳刀工艺与台湾釉水结合研发陶瓷新品。
推陈出新 材质与工艺“并驾齐驱”
在德化冠福窑礼瓷有限责任公司,一件件瓷质洁白、纯净通透的瓷塑作品,在灯光照射下,更显光润明亮、栩栩如生。
这是由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冠福窑礼瓷有限责任公司艺术总监陈金通研制的德化白瓷中典型的瓷种“猪油白”。找到适合配制“猪油白”的原矿瓷土,并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2011年,通过一次偶然机会,陈金通从湖南衡阳市界牌镇带回一批上等的高岭土。从那以后,为了能找到更多稀有、顶级的高岭土,他不停奔 走于全国各地,走险山、过峻岭,新疆、内蒙古、贵州、湖南等地都留有他的足迹。经过精挑细选,陈金通也才收集到十几吨顶级原矿高岭土。
为了充分运用自己的研发成果,陈金通重拾自己多年前的陶瓷创作技艺,相继创作出一些如十八罗汉、三十三态观音、关公、寿星、弥勒等高端瓷艺作品。且 用这种瓷土烧制出来的茶具有很强的自洁功能,具有不吸茶色、不粘垢的优点。“现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只有不断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赢得一线 生机。”陈金通说。
在大元陶瓷的瓷器展厅内,一件由陶瓷跳刀与台湾釉水“联姻”的茶具,令人眼前一亮。只见杯体外侧纹路以传统跳刀工艺雕刻,内侧施上从台湾引进的青瓷 翠玉釉,再经高温煅烧而成,杯外跳刀纹路精美有序,独具匠心;杯里釉面光洁细腻,色彩斑斓绚丽。使用时,既可品茶,也可欣赏釉色,一举两得。
这是张氏跳刀第36代传人张金溪的杰作。他从十几岁时就开始拜师学习跳刀基础技法,从此把独特的跳刀技艺传承了下来。现在,张金溪将传统跳刀工艺与台湾釉水相结合,创新研发新品,如近期刚开发的一款陶瓷新品“紫晶瓷恋”,既实用又美观,备受市场青睐。
在德化,也不乏李璋高这样的瓷艺新秀,他所创作的“现代仕女”造型写意简练,仕女形象娴静温雅,富有诗情画意。他的作品《俏》和《待》,还同时入选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国博德化白瓷艺术展,并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德化白瓷独树一帜,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白瓷之母”。如今,德化不少陶瓷艺术大师充分运用独特的白瓷材质,借鉴现代艺术流派的 创作方式,在作品的创意、选材、线条、颜色、款式造型上大胆创新,融入文化元素,推动传统瓷雕的继承创新。德化力争五年内新增省级以上大师100位,大师 工艺瓷雕占全国市场份额80%,产值突破100亿元。
陈金通在创作。
匠心独运 品牌与价值“比翼齐飞”
凭借其独到的内涵,中国白·陈仁海作品屡屡成为送给国际政要和友人的国礼;故宫博物院甚至打破作者去世50年后才能收藏其作品的惯例,收藏了他的作品;他还研制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118件(套)国宴瓷和5件国礼,获得“突出贡献奖”。
谈及此次国宴瓷和国礼的创作经历,陈仁海十分感慨。他说,每个创作者的创作过程都是非常艰辛的,大家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凭借的是工匠们的文化自 信、家国情怀。“能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智慧,向世界展现传统文化中国白瓷雕,我感到非常荣幸。”陈仁海由衷地说。
2010年,陈仁海为世博会福建馆创作镇馆之宝《世博和鼎》。形成设计作品的初稿后,陈仁海组织了一个由29名陶瓷艺人和科技人员组成的团队投入 “和鼎”的研制,经过3年多才烧制成功一件完美的作品,世博组委会为这件作品购买了5.6亿元的保险,开创了现代瓷的亿元新时代。
“我是玩泥巴的,整天想的就是怎样把泥巴玩出文化。用文化来打造品牌,打动别人,只有这样才能把泥做得更值钱。”陈仁海不只是一位创意大师,更是一位品牌战略大师,他推出陶瓷文化产品的品牌战略,极大提升了德化“中国白”陶瓷的知名度和市场价值。
在品牌的深耕细作当中,陈仁海坚持让“中国白”走艺术品市场的收藏路线,他严格遵守“讲诚信”“高品质”“限量版”三大原则,对藏家负责,对自己声誉负责,作品达不到高水准绝不投放市场,说多少是多少,多一件不做,即使价格再高也不做。
陈仁海从“辛默楼”陶瓷研究所创办开始,就意识到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每一件作品问世,他就申请外观专利、版权登记,每件作品的专利号、版权号和作者签名一应俱全。不仅保护了自己的权益,又使作品更具收藏价值。
他的品牌营销策略还在于,作品想方设法贴近民众生活。比如,为给新婚、银婚、金婚等不同婚姻阶段的夫妇留下美好记忆,陈仁海制作了“永结同心”“天 长地久”纪念瓷。又比如,为三口之家设计的“圆圆满满”家庭生肖瓷,系由父母、子女的生肖属相组合而成,寓意家庭幸福和谐,圆圆满满。
德化洞上陶艺村月记窑内,一名创业大学生在查看柴烧作品。
返璞归真 传统与创意“熔于一炉”
在德化浔中镇后山洋的柴烧窑边,德化陶茶阁陶瓷研究所李为成和妻子林雪梅正在出窑,只见经过高温长时间柴烧后的杯子,金属质感很强,呈现蓝光、火纹、紫金等多种效果。李为成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这一窑成品率达到80%,算是运气好了”。
李为成烧制的茶杯,均为手拉坯成型,用刀将表面削成大小均匀的多个平面,再沿着每个平面的边沿刺上点加以装饰,形成金光点点的效果。而他用牙签当笔 绘出的美丽山水图案,自然古朴,别有一番韵味。更令人叫绝的是在壶坯成型后,稍晾干,李为成就用尖锐的石头捶击壶身表面,形成不规则又有立体感的纹理,经 过高温柴火烧制后,出窑看到的是一个个犹如龙袍的效果,金光闪闪,富丽堂皇。
出生在瓷香浓郁的德化县浔中镇后所村的李为成,从小在窑炉边长大。虽然从事柴烧只有5年的时间,但他已是德化柴烧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第 六届理事、中国陶瓷艺术文化发展中心会员。李为成20年前就在瓷厂里帮忙烧窑,柴窑、电窑都烧过,同时还学做雕塑。他平时负责手拉坯,妻子林雪梅则干些手 捏装饰等精细活儿。夫妻俩要紧锣密鼓地忙上一两个月,才能做成一窑的坯体。
对于柴烧窑的前景,李为成说,近年来,德化县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利用月记窑、日记窑等古窑的天然吸引力,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到这里创业。这说明传统的柴烧技艺越来越受关注,市场也会越来越好。□本报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王双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