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18 14:23:00
本报讯 今日至2018年1月14日,由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中山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 《永远的“中国白”——广东省博物馆藏明清德化白瓷展》在中山市博物馆展出。展览向观众展示从广东省博物馆馆藏的明清德化白瓷中精心挑选的100多件(套)白瓷器,按藏品器形,分“庄重典雅的陈设供器”、“神形俱佳的人物塑像”、“晶莹精致的文房雅玩”和“温润洁净的饮食器皿”等四个部分内容。希望该展览在展现明清时期德化窑白瓷的艺术特色、工艺特色和发展历程的同时,能让观众现场真实感受到白瓷的美,从更深层次上了解白瓷、读懂白瓷、爱上白瓷。
德化瓷业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德化窑开始烧制青白瓷和白瓷,尤以青白瓷为主,大量产品通过海路外销至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明代中叶德化窑开始烧制胎釉都晶莹温润的白釉瓷器,其胎质坚实致密,俗称“糯米胎”;其釉剔透光滑,白中微泛黄,俗称“猪油白”或“象牙白”。明末清初时生产发展至鼎盛,器物有器皿和人物塑像,以白度高、透光度强、胎釉结合度好而著称。明代中叶大航海时代来临后,德化白瓷更是风靡欧洲大陆,对欧洲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欧洲人誉为“欧洲白瓷之母”,其釉色更被赞誉为“中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