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德化瓷都电商中国瓷都 
当前位置: > 陶瓷信息 > 陶瓷资讯

 

德化:另辟蹊径 陶瓷做出“年轻味”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15 15:44:00

 

另辟蹊径 陶瓷做出“年轻味”

立体3D塑形,让仿古佛像更逼真;创新引入台湾釉水技术;扩展年轻化题材;柴烧瓷一反粗犷感,体现清新与灵动

核心提示

越来越多的年轻陶瓷艺术家,以自己对瓷文化的独特体悟,赋予陶瓷更为多姿多彩的韵味。他们有的将木雕技法引入陶瓷烧制,让陶瓷更具形象;有的全方位参考古代立体佛像,通过3D塑形,让仿古佛像更逼真;有的则着力扩展年轻化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本报记者 谢伟端 实习生 唐诗/文 陈小阳/图

浮雕生动的陶瓷瓶

在瓷坯上手刻浮雕

常见的瓷器产品或是通身纯白晶莹剔透,或是手绘点缀情趣盎然,有浮雕效果的却非常少见。青年陶瓷艺术家洪健鹏将木雕技法融于陶瓷的烧制技艺上,让具有浮雕特色的瓷器产品成为现实。

在工作室,洪健鹏的妻子谢雯毓正拿着生坯器具进行雕刻。据她介绍,要想制作出一件浮雕瓷器,首先要在生坯上用铅笔画出线稿,再用特制刻刀进行雕刻,生坯泥质松脆,易崩边,容易刻穿,要做到线条流畅,是一个艰难的考验。每一刀都必须干脆利落、胸有成竹,刻错就无法修改。“没有老师教,只能自己琢磨自己练。”谢雯毓表示,雕刻一件瓷器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比如一个表现山水画的壶,雕刻需要将近半个月。

洪健鹏说,在克服了玉白瓷成型、可塑性差等诸多困难后,他将木雕技法与陶瓷的烧制技艺结合起来,制作的瓷器产品不但具有浮雕效果,还体现德化白的莹润质感。“现在能在瓷器上雕刻的题材很多,人物、山水都可以”,洪健鹏雕刻的瓷器以白瓷为主,但也有对小部分产品进行上色,陶瓷多了色彩的点缀,于视觉,于情感,更显鲜活浓烈。

陶瓷盆栽

以实体佛像作参考3D塑形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仿制古佛像制作的新品,外观、神态总是大同小异,尽管工艺差别不大,然而有些看起来灵动非凡,有些则暗淡无神。原因何在?庄晓阳的说法或许能给人启发。“很多创作者都是参考古时佛像的平面图制作的。无法窥探古佛像的全貌和精髓,也就不能制作出更符合实像、更有立体感的作品。”庄晓阳力图在此方面进行突破。

庄晓阳自幼便被陶瓷文化熏染,看似玩世不恭的他对制瓷却有着精益求精的追求。为了制作出更有质感的佛像,庄晓阳从各处收集购买明清时期的佛像,以实物的佛像作为作品的模板。经验丰富的师傅仔细观摩佛像的全貌后,利用3D技术先打型,再进行形态确定与细节修改,360度的角度,前后左右的方向,每一处都力求制作准确与完美,最终才确定模具,投入到制作环节。这样制作出的佛像,无论是形象、仪态、立体感还是质感,都远比用平面图翻模制作的更有创意与活力。别人想不到的你想到了,别人想到没做到的你做到了,别人没做好的你做到了极致,或许这就是让一尊佛像富有生命力的原因吧。

引入并改进台湾釉水技术制成的瓷具

创新台湾陶瓷釉水研发新品

在大元陶瓷的瓷器展厅内,一套釉面由黛绿、湖蓝与淡紫三色组成的茶具,令人眼前一亮。杯体之上,仿若画卷:云天清湛,悠悠远山;萦然紫气,点点花瓣。蓝、绿、紫三色,由上而下,层叠铺染。杯中天地,皆显朴拙质感,壶里乾坤,回归万物自然。

这是张氏跳刀第36代传人张金溪的杰作——“紫晶瓷恋”,是张金溪创新运用台湾陶瓷釉水研发的陶瓷新品。茶具虽美,制作不易。据张金溪介绍,作品的灵感源自蓝天下薰衣草田盛放的意境,以蓝、绿、紫勾勒茶盏的自然意趣,则需要三种颜色的釉水依次铺盖在坯体上,经过高温烧制产生三色的渐变效果。由于施釉的厚度、烧制温度、坯体摆放位置等因素都会影响烧制效果,固能烧制出三色渐变、层次分明的瓷具十分不易。以独特精妙的技术演绎瓷器的渐变优雅,创意无穷,情意无穷。

清新温润的柴烧茶具

柴烧器具也可以清新浪漫

印象中的柴烧器具,作品表面可以感觉火焰流窜在坯体上所烙下的吻痕和木柴燃烧后的灰烬产生的落灰釉,整体呈现的是粗犷自然的质感、朴拙敦厚的色泽。

然而,只要稍动心思,将制作工艺稍作改变,柴烧作品也能有清新浪漫的气质。

在杜世智的工作室,一些表现呈色白中透粉、质地细腻的柴烧作品格外引人注目,不同于常见的柴烧器具的质朴厚重,这些柴烧器反而有“白胎厚釉,温润如玉”的感觉。“颜色、质地与土质有关。”杜世智一语解惑。

柴烧器制作选泥料向来有讲究,高白瓷、细陶、粗陶等都可以制作柴烧,但不同瓷土的挂釉能力不一样,耐温程度也不一样,最后所呈现的效果也就不同。一般来讲,陶土含铁量丰富,烧出来的效果厚重,而白瓷土土质细腻,只要在制作过程中控制烧制时间、温度、窑位等因素,使用白瓷土烧制的柴烧器具也能呈现清新淡雅的颜色与细腻如玉的触感。杜世智以白瓷土来制作柴烧器,虽少见于市,偏离传统,却让人们见识到柴烧器具活泼灵动的风采。火与土的共舞,柴与窑的交响,不仅仅能创造出返璞归真的古雅,也能呈现出清新淡雅。

独特的关公形象

引入新题材新形象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是《三国演义》对关公的刻画。一般匠人所塑造的关公形象,正如书中描述那般,威风凛凛,不怒自威。王代丁却独辟蹊径,他作品中,关公面色祥和,下身肥大,手拿的武器远远超出身高,颇有福相,极尽夸张,与传统模式对比强烈。即使这样,却不令人反感,这个关公少了份威严,却多了亲和,更显可爱。

《书山有路勤为径》更是取材新颖,立意独特。该作品采用了传统的瓷塑技法,却构造出一幅极具张力的画面:现代的一本书,一面半卷,一面平放。半卷面上有两个古代小书童,一个趴在书脊专注地看书中的文字,似乎在静静阅读、细细地品味书中大意;一个则是拿着一卷书依偎在旁,或是思考,或是憧憬。平放的书面上整齐地镌刻着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千字文、书都很常见,但在白瓷作品中很少有这样的题材,我们将古代的书童与现代的书融合在一起,想表达一种贯穿生命的感悟。”王代丁如是说。

《春风暖日》《乡愁》《漂洋过海》《断桥残雪》是王代丁以四季为主题创造的作品,少女的情态与情感,以不同季节的环境烘托,来表现生命的轮回与世间的真情。分开来看,每件作品都有各自的趣味与深意:少女盘腿坐下,仰头沐浴春日的阳光,悠然自得,少女所坐的地方,是一颗蛋,上部光滑平整,下部却残缺不齐、粗糙不平,这表达的是少女的成长与母亲生育的坎坷;一位少女光着脚丫坐在海滩边,一手托腮,一手搭在腿上,脚边的海浪层层翻滚,惊扰着少女的心,“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回望那头,这是作者所想表达的“如有百川奔向东海,如有千峰朝人愁思”的情怀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浪花为桨,落叶作舟,少女漂泊与思念的海洋上,向着一个方向张望不止,“说是寂寞的秋的清瑟,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这是思念爱人为爱追寻的情感;海水簇拥着桥头,少女独坐在断桥之上,几枝盛放的梅花为这苍忙寂寥的景色添了色彩,既有冬日断桥的寂寥,又有梅花“独自开”的傲然,这表达的是“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气满乾坤”的气节。

年轻人创作的艺术品

可做手机支架的个性陶瓷制品

 
网站首页 | 平台资讯 | 陶瓷信息 | 人才服务 | 创业服务 | 投融资服务| 技术创新 | 管理咨询| 市场开拓 | 法律服务 | 服务机构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城东电子商务创业园1号楼5层 客服电话:0595-23555246 培训咨询:23555246 传真:0595-23511246
E-mail:4001133557@b.qq.com 技术支持:憨鼠网络 | 德化网
闽ICP备05004707号-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