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01 09:22:00
核心提示:德化这座陶瓷之城从不缺故事/从学徒做起的陶瓷工艺大师/想要创新创业的年轻艺术家们/流水线上拣瓷的工人.../古龙窑薪火不断/大师技艺熠熠生辉/年轻人坚守创作初心/这些独属于德化的故事/是德化瓷的历史/也是德化人的历史/德化白瓷的传奇故事/将在他们手中永远延续
德化——中国最“白”的县
原创:文明密码
德化这座陶瓷之城从不缺故事
从学徒做起的陶瓷工艺大师
想要创新创业的年轻艺术家们
流水线上拣瓷的工人...
古龙窑薪火不断
大师技艺熠熠生辉
年轻人坚守创作初心
这些独属于德化的故事
是德化瓷的历史
也是德化人的历史
德化白瓷的传奇故事
将在他们手中永远延续
德化有白瓷
白瓷,一般指瓷胎为白色,表面为透明釉的瓷器。在我国,以闽南泉州的小山城德化烧制出的白瓷最具代表性。
德化白瓷白度好,透光度高,400年前就行销欧洲,被欧洲人亲切地称为“中国白”( “Blanc de Chine”是法语中“中国白”的意思,这个说法源于十八世纪的法国)。
如今,这座小县城里的陶瓷从业人员占据全县三分之一的人口,白瓷依然影响着德化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陶瓷街的贸易交易,到大师们的艺术瑰宝,再到普通人家的一杯一盏,那么这种白瓷是如何烧制出来的?这与德化的龙窑密不可分。
传统龙窑烧制
400多年的龙窑,至今还在燃烧着窑火。眼前这条古窑名叫月记窑,是德化仅存的两座还可以烧制瓷器的龙窑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记者到来时,年轻的瓷艺师林泽阳正要将自己的作品放进窑中烧制。
月记窑总长46米,共有33阶梯,分布着7个窑门和33个窑目,每月只烧一次,一次要将46米长的龙窑全部装满,烧制2万余件作品,燃烧30吨木材。四百年来月记窑始终如此,不曾间断。
在这里,有像林泽阳一样,承袭祖上陶瓷事业的年轻艺术家,他们对古法柴烧情有独钟。柴烧耗费时间和人力,一个月的准备就为了这几天的等待,但无论对于艺术家还是窑工而言,他们所做的事,都是在延续这条窑的生命。
无论是对于艺术家还是窑工而言,窑内的那一炉旺火早已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也正因如此,月记窑才能四百年来薪火不断,焕发着持久的生命力。
一件瓷塑作品是如何完成的
除了精心的烧制,一件白瓷成品的形成,还需要经过从取土、炼泥、制坯、修坯等完整的72道工序,千百年来,德化白瓷的制作一直严格恪守着这一道道程序,所以至今仍是佳品不断。
在日用白瓷器皿之外,德化还有无数的能工巧匠,利用白瓷制成了精美绝伦的瓷塑作品。德化瓷塑的发展自宋朝以来从未间断,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贴等八种技法,在瓷塑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了解一件瓷塑作品的制作过程,记者找到了年轻的艺术家李锦峰。六年前从老家南安举家迁到德化,李锦峰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白瓷创作生涯,通过一些参展和比赛,他已经在年轻一辈的瓷塑师中小有名气。记者将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一件白瓷瓷塑作品......
大师技艺,熠熠生辉
人们认为,白瓷瓷质纯净,极其适合烧制圣洁的“白衣观音”,于是,在德化瓷塑中,出现了大量的佛造型,尤其以明朝何朝宗的观音像为代表。他的观音像注重细节刻画,线条流畅,无论从正面、侧面、背面看,都充分展示了其超凡脱俗、慈悲为怀的大度气韵,而后世也基本沿袭了何派的风格。
目前,德化共有省级以上的陶瓷艺术大师125位,普通的原材料经过大师们的塑造,妙手生花,成为了一件件传世珍宝。节目中,记者拜访了一位在德化当地声望极高的瓷塑大师邱双炯,他的瓷塑造型和风格与何派一脉相承......
李锦峰带领记者感受高科技的制瓷手段
如今,许多年轻一辈的白瓷艺术家们,也在沿着大师的足迹,继续探索着瓷塑艺术的发展。他们在沿袭传统题材和技法的同时,结合当代审美需求,并利用一些全新的材料,创新出了更为多样的瓷塑题材和表现手法,为白瓷瓷塑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随着科技发展,一些新的科技手段也被运用到瓷塑中,出现了机器替代手工制作的新技术。记者之前拜访的年轻瓷塑师李锦峰,也在研究这些新的技术,希望在相互借鉴中促进白瓷新的发展。
古时德化白瓷远销海外
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现在白瓷不仅是无处不在的日用品
和价值连城的艺术收藏
它已成为了德化的文化符号
白瓷细腻纯净
一如这里的人们从瓷而生
为瓷钟情
白瓷的辉煌传奇
也将在一代又一代德化人的手中
永久延续
文字丨码哥
图源丨文明密码